《当代中国史研究》
有的人说任何现代史都是当代史。而对于研究古史的人来说,任何古代人物都可称作一部历史著作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。而成语这个神奇的字短句绝对是字发明后中华民族的一项瑰宝。通过成语能够让人们对一件事的看法形象的表现出来。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相信知道的人不少。而对于这个成语中的主人公赵括,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呢?
赵括,生年不详,战国时期赵国人,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。
公元前260年,长平之战,这个秦赵两国争雄长达数年的战争,因为赵王中秦国反间计,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。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,改守为攻,在长平(今山西高平西北)主动全线出击,向秦军发起进攻。秦将白起分兵两路:一路佯败,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;一路切断赵军后路,实行反包围,使赵军粮道断绝,困于长平。最后,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,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,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,英勇杀敌,被秦军射杀而死,四十余万赵兵尽降,后被秦军坑杀。
这场战争中,无疑赵王是急于求成的,廉颇是个悲情的角色,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余万,铸就了白起杀神的威名。而赵括在这场战争中是个什么角色呢?以现代人的眼光看,是个小丑,不,比小丑还要低一级,直接就是傻子了?
于是有了纸上谈兵这么个千古笑谈。
可小编却在这个故事中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,至于是什么,容小编卖个关子。
赵括在公元前260年的时候绝对是个名人,不然赵王就算再傻,也不会用一个无名小辈代替当时的赵国大将廉颇。
而就在赵王决定用赵括代替廉颇的前几天,一个跟赵括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来拜见赵王,这个人物就是赵括的母亲。她跟赵王说的话大概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这样子:我的夫君,赵括的父亲赵奢在当统帅的时候,自己捧着饭食伺候的军中受伤同袍有数十人,是赵奢朋友的将领有数百人。而现在赵括当了统帅,他的麾下军卒都不敢抬起头来看他,大王的赏赐都搬到了自己得府上。天天买便宜合适的房产。赵括跟他爹差远了,别让他当将军了。赵王的回复也有意思,说:赵夫人别管了,我已经决定了。后来更有意思的来了,赵夫人激将赵王,如果她孩子赵括领兵失败了,希望大王不要株连自己。赵王答应了。
赵括兵败,赵母得以幸存。
赵括平常的生活是怎么样的,历史中没有记载,爱华服,爱美宅?这些都没有,只是平常爱跟别人争论战争,在纸上跟别人争论。他的父亲觉得他爱讲空话,他的母亲觉得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,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阿斗。可小编却在赵括领到赵王的赏赐所做的事情想起了一个人,这个人很有名,且是赵国的敌人。王翦,王翦在为秦国攻灭一半多的敌人后急流勇退,因怕秦王猜忌在行军途中多次向秦王索取赏赐,得以安享晚年。而赵括跟王翦的做法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当然有的人会说,王翦是因为功高盖主,赵括只是一个统兵将领。连这次大战还不知道是胜是败呢?小编是不是想的有点多了。
然而事实却是,廉颇因何被赵王罢黜,换上赵括。最大的原因就是廉颇在与秦国交战过程中一直采取守势。这次赵括上任后只能出击,不是胜就是败,败了无所谓,只能身死。假如胜了呢?这也只是小编的脑洞大开。纯正的历史不会用假如论来推断结果。
最后,小编刚才卖的关子就是秦赵大战时赵括的表现,无疑他是失败的。且他的结果小编怎么看都能想起一个人物,上百年后的那位霸王,同样的场景,同样的结果,或许霸王的结局是悲情的,他不是活不了,只是不想再争了。而赵括的却没有那么悲情,他只想马革裹尸。
纸上谈兵,或许赵括真的没有那么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