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代中国史研究

期刊导读

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改革探析兼评探路之役年的

来源:当代中国史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01

经过改革初期15年的探索,经济改革最终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平稳过渡,在改革观念和实践上逐步矫正,以自信、崭新的姿态迈向全球化的新纪元。萧冬连先生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,追求深层的宏大意识:试图回答为什么中国的改革能够走得这么远,如何成功突破市场化转轨的临界点,突破了改革初期经济史研究的局面。本文从这一问题视角入手,论析中国改革的路径和方式,以此证明中国的改革并非预先设计的完美图景,更不是西方学者视域下的“边缘革命”“人类行为的意外结果”[1],而是“随机行走与有限理性的结合”[2]。本文兼谈对改革开放史研究的省思,欲就教于读者贤达。

一、改革的缘起和社会历史条件

改革本身源于国家或社会的内外部危机和重重挑战,在20世纪70年代末这个时间节点走向改革之路,缘起于1966—1976年那段岁月留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,国家百废待兴。在两年徘徊期间,初期的经济改革如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、放宽农村政策等都是应对危机的措施。党内外也集体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反思:中国必须改革,在当时形成了广泛的共识。出国考察潮打开国门看世界,使得更多的人看到了中西方的巨大差距,学习西方成为共同的思想认识。

十一届三中全会,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,重新唤起了精英阶层的理想,他们成为改革的重要实践力量。历史演进是有路径依赖性的,也就是说,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模式和所走路径要依赖于我国的社会现实,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。中国改革的基础条件起点更低,拥有更多数量的中小企业、更多的地方分权等,这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基本条件是相异的。因此,“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”。

二、改革方式的选择

所谓渐进式改革,一般是指最先开始经济体制改革,政治改革稍滞后,这是因为需要保障政府为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、政策咨询、利益平衡等等。另外,包括经济改革不求一步登顶、一蹴而就,而是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以便对经济政策随时调整,适应实际。最后是指改革的实验性,以问题为导向,逐步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各种困难。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中采取了双轨制的制度设计。西方学者不看好中国的渐进式改革,诚然渐进式改革并非无瑕,但是可以从眼前着手,脚踏实地做,定会取得显著效果。首先,使风险降低,阻力变得细微。局部的改革实验不会触及国家宏大的布局,其成功之道还可为之后的改革提供借鉴。其次,渐进性改革是大众参与和分享的改革。20世纪80年代的放权让利改革促使各层级包括基层群众都加入进来,实现了自上而下、由下向上的双向驱动。最后,渐进式改革为体制外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。

三、农村改革取得巨大进展

农村改革取得重大进展,使当时所有人喜出望外。改革的突破,让人民群众信心倍增,同时市场的能量迅速聚集释放,这是中国向市场化方向进军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。农村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,缘起于集体化时代,从革命结束后的土地改革之时起就出现了包产到户,各界最初对包产到户的争论十分激烈。农村改革的突破对市场化的改革具有全局性的意义,不但使群众和改革官员信心倍增,而且改革也获得了更多的认同。1984年,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:“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,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,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强了信心,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,提出了新的要求。”[3]农村改革的全局影响更在于其释放出来的巨大市场力量。农村改革最积极的效果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。乡镇企业在改革初期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,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,国家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收益。市场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,对国有企业形成竞争压力,倒逼体制内经济有所改变。另外,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跨区域流动。其深远意义更在于为解构城乡二元体制,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。

四、开放的环境助推改革

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,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处于美苏对峙的大背景下,中国拥有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国际环境。高层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迫切需要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、技术、管理经验。外部因素对改革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。外资进入国内市场,改革拥有了进行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、先进的技术及管理,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。改革在开始一直吸收国外先进经验,沿着市场化先行的轨道逐步探索。再者,对外开放更突出的表现是思想开放。1978年后大批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出国考察,学习西方,改革愿望异常强烈。“走出去”后,派出的各类考察团、留学生、访问学者络绎不绝。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,不可预知的风险很大,中国的决策层坚持以我为主、为我所用的原则,实事求是,并没有奉行“全盘西化”,因此中国的改革路径是基于自己的实践探索。

上一篇:一部生动的改革史读一个人的四十年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