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当代中国史研究》
本报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悉:王思德先生,中共党员,著名历史学家,华东历史系终身教授师大,因病无效。 2021年2月4日上午,上海病逝,享年84岁。
公开资料显示,王思德1936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。 1956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,1960年毕业留校,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90年晋升教授,2002年任终身教授。历任副院长、历史系主任、人文学院院长,《历史教学问题》长期主编,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。
王思德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,1997年被曾宪子教育基金会授予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
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介绍,王思德从事20世纪世界史、苏联史和近代国际关系史的教学和研究半个世纪。为推动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王思德主编《世界近代史》、《当代世界史》、《世界通史》等大学历史教科书,在《历史研究》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, 《世界历史》和《人民日报》。
21世纪以来,王思德还积极投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,担任历史初高中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和核心组成员。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。主编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史教材等,为基础教育史课程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本报记者注意到,2018年7月,王思德在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《历史是一门重要的课题》一文。
文章写道: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,历史学家深感市场经济会压垮历史系学生的根基,导致“历史危机”。然而,多年来的事实证明,社会的巨变不仅不会使历史腐朽消亡,反而会促使历史自我更新,在理论、内容、形式、文风,手法,以示新意。活力。 “历史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切”“世界上只有历史。”
“历史研究者应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,深切关注国家未来和人类命运,不浮躁,淡泊名利,忍受贫困。和孤独,愿意坐冷板凳,通过历史研究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,”王思德写道。